全国首个“肿瘤日间病房前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”正式启动
发布时间:2022-11-08 浏览次数:3379次

11月5日,在2022同济大学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高峰论坛的开幕式上,由同济大学癌症中心联合百洋智能科技共同研发的全国首个“肿瘤日间病房前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”正式启动。

     

1.jpg


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秦环龙院长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施剑林院长,同济大学医学院党委张军书记,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,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李颖川副院长,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许青主任,上海宝济药业董事长刘彦君,百洋智能科技总裁李琴,百洋智能科技智能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潘晖共同参与启动仪式。


guanwang.jpg(从左至右依次为许青主任、李颖川副院长、朱正纲教授、施剑林院长、秦环龙院长、张军书记、李琴总裁、刘彦君董事长、潘晖总经理)


近年来,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医院肿瘤病房的床位数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肿瘤患者住院需求。为了缓解肿瘤医疗需求与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“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”中提出要推行日间诊疗服务,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。


日间病房以“短平快”的特点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进行补充,而目前日间病房普遍使用门诊病历系统以及住院病历系统,并不能完全适用日间病房的使用场景,大大削弱了日间病房的优势,使其无法发挥最大价值。如何聚焦日间化疗应用场景,去除冗余信息,简化复杂环节,提高日间病房运转效率,升级患者就诊体验是系统研发的初衷。


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青主任在致辞中表示:“国家在整个医疗领域尤其是医疗管理进行不断的优化,这就要求我们在运行模式中进行创新”。肿瘤日间病房前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就是创新的产物。系统基于日间化疗实际业务场景优化创新,通过电子病历记录要素与数据库联动,对整个病历进行前结构化和智能化处理,为日间化疗科室及医生提供规范化、结构化、可拓展的专科电子病历。


在业务流程上,系统基于日间化疗实际业务场景设计,真正实现专科化,让业务流转更高效、更便捷;在医疗数据上,按照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规范和质控要求进行设计,大大提高医疗数据的复用性;在场景拓展上,系统整合了肿瘤智能辅助决策系统,实现肿瘤人工智能治疗方案推荐,可拓展诊疗、科研等多场景。


同济大学癌症中心依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同济大学各附属医院,人才和科研实力雄厚,多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、国内领先水平。而百洋智能科技作为以AI为特色的智慧医疗服务提供商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顺应“互联网+”的发展方向,以医疗数据结构化及AI算法技术平台为基础,以创新产品产业化为导向,为政府、医院、药企、医生、患者提供全链条、多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

此次二者联合研发肿瘤日间病房前结构化电子病历,对于提高医生临床工作效率、实施医疗过程的科学管理和智能化控制、推动国内日间化疗电子病历规范及标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

分享至:
返回顶部